唐玄宗简介资料(宋仁宗和明仁宗谁更厉害)

宋仁宗赵祯生于1010年,初名赵受益,宋朝第四位皇帝(1022年-1063年在位),宋真宗赵恒第六子,母为李宸妃。

唐玄宗简介资料(宋仁宗和明仁宗谁更厉害)

明仁宗朱高炽生于1378年,明成祖朱棣长子,明朝第四位皇帝,年号洪熙(1425年在位),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。

唐玄宗简介资料(宋仁宗和明仁宗谁更厉害)

古代皇帝的庙号是很有讲究的,庙号是专用于皇帝死后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,起源于商朝。西周时期并未沿用,秦始皇后来把庙号和谥号一块给废除了,原因是“庙号和谥号”的定夺将会形成“子议父、臣议君”的局面。西汉时期,重新恢复了庙号的使用,庙号是君王独有的称号。

从古文字看,“仁”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。本义是对人友善、相亲;后来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,如儒家提倡“仁爱”、“仁政”、“仁爱”、“仁慈”、“仁德”等。

所以能称得上“仁”的皇帝可以说是凤毛麟角。在我国古代皇帝中就有两位以“仁”为庙号的皇帝比较有名:宋仁宗,明仁宗。

公元1063年,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驾崩,年仅54岁。京城之内,上至士大夫,下至乞丐和小儿,都纷纷为他焚纸痛哭。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,哭着要为赵祯建一个衣冠冢,以寄托哀思。由于赵祯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过崇高,因此当时给他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庙号:仁宗。

宋仁宗究竟有多仁?首先,宋仁宗节俭爱民。仁宗皇帝不光对人仁慈宽厚,身为九五至尊,但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,衣食非常简朴。一次,宋仁宗在散步,时不时就回头看,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在干吗?宋仁宗回到宫中,立刻让嫔妃倒水,嫔妃问他在外面为什么不让随从伺候饮水,而要忍着口渴?他称,屡屡回头,没见随从带水,如果问起,怕随行受处罚,所以忍着不喝。

其二,接受官员谏言。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,包拯屡屡犯颜直谏,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,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,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。还有一次,谏官王素劝谏仁宗不要亲近女色,怕陛下为女色所惑,宋仁宗命令太监,给这些被送进宫的女子每人三百贯,然后马上送她们离宫。

明仁宗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,言行识度,喜好读书。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。但身形较胖,导致身体较弱。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,但是在位期间发展生产、与民休息,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,平反了许多冤狱,废除了许多苛政,停止了朱棣开始的大规模用兵,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,文化得到了复兴,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、永乐两朝要好。朱高炽天禀纯明,从善改过,恭检爱民,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,为“仁宣之治”打下基础。

朱高炽在当太子期间,心理压力很大,再加上他身体本身就不好,于是,在登基不久后,朱高炽的身体就出现了异样。朝鲜史书说朱高炽是纵欲而亡,虽然《明史》上含糊其辞,但不管这样的记载是否属实,都无法掩盖朱高炽所拥有的政绩。公元1425年,朱高炽的生命戛然而逝,年仅47岁,他实际掌控大明朝的时间只有10个月,这么短的时间,他没来得及一展拳脚,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委屈。虽然在位很短,但朱高炽对得起大明王朝,对得起天下百姓,更经得起历史的重复检验。因为在这10个月,他已经给大明朝划定了新的航向。公元1425年七月,朱高炽去世一个多月后,他的儿子朱瞻基为其定下庙号:仁宗。

除宋仁宗,明仁宗,历史上还有元仁宗孛儿只斤·爱育黎拔力八达,是元朝第四位皇帝(不怎么出名)。清仁宗爱新觉罗·颙琰(嘉庆),就是下令对和珅进行抄家的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仅供学习参考!不代表本站立场,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###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